【南华基金·宏观要闻】
1. 民航局:自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同时,以入境航班落地后旅客核酸检测结果为依据,对航班实施熔断和奖励措施。
2. 央行: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32.94万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业机构负债为302.5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02.39万亿元,同比增长9.5%,银行业机构负债为276.91万亿元,同比增长9.1%。
3. 中国5月外贸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增长1.4%,进口下降12.7%,贸易顺差4427.5亿元,增加60.6%。按美元计价,5月外贸进出口3507亿美元,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3.3%,进口下降16.7%,贸易顺差629.3亿美元,增加52.9%。
4. 前5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下降9.8%。中国前5月机电产品和服装等出口下降,纺织品出口增长。
5. 人社部:截至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4亿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9130亿元,同比增长3.6%;基金支出合计54492亿元,增长10.7%。‘’
6. 5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7亿人次,日均发送508万人次,环比增加139万人次,增长37.6%,客流呈现快速回升趋势。
7. 中国民航局表示,6月5日,民航单日运输旅客量达103.67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1.5%,这是自1月28日以来,民航单日运输旅客量首次回升破百万,单日保障航班11333架次,再创2月以来单日航班量新高。
8. 美国5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意外增加250.9万人,预期减少800万人,前值减少2053.7万人。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值为1939年以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月就业增长。5月失业率13.3%,预期19.8%,前值14.7%;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增长6.7%,预期增长8.5%,前值增长7.9%。
9.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一致,将日均970万桶的原油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底,同时,5月和6月未能百分百完成减产配额的国家,将在7月至9月额外减产作为弥补。
10. 中国5月外汇储备31016.92亿美元,环比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预期30955亿美元,前值30914.6亿美元。黄金储备持稳于6264万盎司。
(资讯来源:Wind)
【南华基金•权益观点】
在流动性持续宽松以及疫情好转的环境下,市场有望进入平稳上涨阶段。
全球疫情新增人数在到达10万人之后开始稳定见顶,大多数欧美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显著缓解,开始有恢复性订单出现,全球经济进入复工复产通道,北京从2类地区下调至3类地区,国内大部分地区生产生活已经正常,各行业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复工复产迹象。
国内方面,两会释放的政策改革方向较为明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强调市场化建设方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信息基本符合预期,政策继续发力实现稳就业保民生。周末的5月中采制造业PMI50.6,较上月虽略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然维持50以上的较强区间,国内经济正在复苏的过程中;建筑业5月PMI回升至60.8,为19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这背后反映的是基建开工提速和地产开工施工的恢复;5月服务业PMI回升至52.3,细分行业变现不一,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PMI位于55.0以上且高于上月,而文化体育娱乐业仅44.5,后续继续关注相关场馆恢复开放的进度。
外部方面,欧洲制造业5月低位反弹,至暗时刻已过,欧盟再推7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且大力度支持绿色经济,欧洲的龙头车企也加强了和国内产业链的合作。美国近期发生社会暴力事件,叠加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若中美贸易摩擦再次抬头,则对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全球贸易将再度产生负面影响,后续仍需密切关注中美贸易实时进展。
在5月的季报、两会之后,7月的创业板业绩预报之前,6月将进入消息的空窗期,预计权益市场将延续之前的主线,即在流动性宽松及疫情持续好转的环境下,市场有望进入平稳上涨阶段。在行业的选择上,消费、医药行业格局发生改变,行业龙头优势愈加明显;外需行业有望出现拐点,部分行业出现延期订单,重点关注受益于欧美经济刺激政策的子行业。
中期看,疫情是一次性事件,中国从3月开始已经率先取得抗疫成效,宏观经济有望提前好转,年内货币宽松将持续,降准、降息可期。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持续稳步推进,有望进一步吸引中长期投资者入市。同时再融资的放松、货币环境的宽松、资管新规的全面落实和保本保收益理财的逐步减少,居民有望将更多长期资金配置于优质稳健的权益类资产。随着外资在我国股市参与度的提升,一方面我国股市与境外市场的关联度会提升,另一方面我国股市有望慢慢从高波动、高换手的新兴市场风格向成熟稳健、资源优化配置的国际成熟市场靠拢。
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稳步推进,慢牛更可期待。真正盈利能力强、符合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优质公司在未来有望进一步享受国际化红利。
【南华基金•固收观点】
为对冲债券发行和所得税汇算清缴对流动性的短期冲击,央行在时隔1个多月后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但量缩价平,资金利率明显上行。随着金融及财政对实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码,经济延续复苏态势,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期小幅回落,非制造业呈现加快复苏势头。出口同比小幅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市场预期。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短期看,在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复工复产逐渐回归正常。且在宽松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连续刺激下,经济基本面加速向常态回归,政策刺激最大的阶段行将过去。央行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普惠及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从总量宽松逐渐转向针对性更强的结构性宽松。从债券绝对估值上看,在收益率下行至历史低位后,配置价值趋弱,基本面持续改善及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预期,对债券收益率下行形成压制。银行、保险等主流配置需求不强,债券一级招标结果对二级收益率形成带动效应,收益率易上难下。上周债券收益率出现连续大幅上行,在资金面宽松预期转向的背景下,中短端上行幅度更大,短期利率快速向政策利率回归后,料将步入稳定区间。
中期看,国内经济当前处于复苏前期,基础不牢,且受疫情影响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加之中美之间的摩擦压制市场风险偏好,财政政策的继续发力也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力配合,货币政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延续宽松基调,债券收益率整体上看并不具备大幅上行的基础。
【南华基金·精选产品】
•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2018年12月14日成立,2019、2020Q1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76%、-7.0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9.60%、-7.29%。数据来源: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8年12月14日至2020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杭州湾区指数收益率。
•南华瑞恒中短债债券,2019年01月29日成立,A类2019、2020Q1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54%、1.07%,C类2019、2020Q1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7%、1.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96%、1.52%。数据来源:南华瑞恒中短债债券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9年01月29日至2020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总财富(1-3年)指数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0%。
风险提示
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