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短期有补库存机会
油价下跌,OPEC+减产协议延长;贸易战缓和,化工行业短期有补库存机会。7月1日OPEC会议决定将减产协议从2019年7月1日延长9个月至2020年3月份。俄罗斯承诺在2018年10月份日产量基础上减少22.8万桶,即维持在1117-1118万桶/日。OPEC以及减产同盟延长协议只是暂时性提振油价,美国原油库存减少被国际库存总量增加所抵消,市场仍然担心需求增长减缓,上周国际油价下跌。
化工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较多,一直以来受到贸易战影响,导致下游需求受到抑制,行业内中下游原料库存量控制在低位,降低运营成本。此次贸易战重启谈判,短期化工行业会迎来产业链补库存机会,推升化工行业景气度。长期来看,下游需求仍然是决定性因素,需要等待需求反转,才具备长期逻辑。除了短期的利好因素外,贸易战的反复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医药行业:关注不受政策影响的业绩确定性标的
上周医药生物行业上涨2.69%,全部A股上涨1.80%,医药板块跑赢0.89%,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8位,其中涨幅靠前的子板块有化学原料药(5.30%)、生物医药(3.47%)、中药饮片(3.39%)、医疗服务(3.38%)。上周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国家药监局发布2018年度药品审评报告,重申规避单一大品种企业及辅助用药品种较多企业,同时积极关注创新药注册数量呈现高速增长、进而驱动创新药产业链处于高景气度。在贸易战持续进展的情况下积极关注内需型行业、及外部医药政策(财政部会计信息检查、医保控费、重点监控目录、耗材集采、职工医保改革等)持续不断落地的情况,建议关注医药板块内部不受政策影响业绩确定性标的,同时随着科创板标的开始询价、申购及上市,建议关注成长性好的优质标的。
交通运输行业:BDI大涨进一步验证运价弹性提升板块情绪
油运—限硫令影响进入验证期
本周克拉克森VLCC TCE下跌15%至16968美元/天,英国以违反欧盟对叙利亚制裁为由在直布罗陀扣留伊朗油轮后,事态正在升级,伊朗威胁如果不尽快释放将扣留英国船只。当前逻辑仍为美国出口增加替代OPEC减产带来的运距增加,叠加下半年限硫令带来的运力退出催化。当前待安装脱硫塔的VLCC占运力为16%,为所有细分船型中的最高比例。参照克拉克森最新报告,限硫令生效后(1)影响全油轮1.4%,VLCC2%左右的供给,(2)成本上移经济航速下行(3)推动老旧船拆解(4)新增低硫油/MGO需求需要更多原油炼化,增加成品油运输需求3-4%,原油海运需求1.5%-3%(5)新炼化需求增加库存需求,陆地库存不足会导致约1%船队变成储油需求。继续看好油轮板块周期上行
集运-HMM进入THE联盟,集运行业龙头成本优势与中小公司分化
本周SCFI下跌2.3%至810.91点,欧线下跌1.9%至688美元/TEU,美西下跌4.1%至1649美元/FEU。本周美线运价回调为正常的月初提价回调,整体外围环境影响加剧,影响下运价整体好于预期,布油同比下降17%的基础上,SCFI同比持平,美线同比增加6%,欧线相对较弱同比下降22%,但考虑到大船交付后龙头公司欧线成本已从800美元/TEU水平下降至700美元/TEU下方,当前运价仍可维持盈亏平衡。本周现代商船决定明年4月进入THE联盟,终止与2M联盟合作,进一步反映了班轮公司龙头成本优势与中小公司分化。当前中远海控H仍在高性价比区间,
干散货航运—铁矿石价格上涨叠加限硫令,BDI大涨
本周BDI报1563点,大涨29%。铁矿石价格连创新高刺激货主出货,叠加40万吨矿砂船下半年进坞安装脱硫塔,BDI大涨。但港股美股散运标的反应相对平淡,核心原因为上半年Vale矿难后海运量大幅下降,经济仍有韧性,上半年需求环比压缩到下半年导致,全年看仍难以得出全年同比改善的结论。
电新:电动车双积分制政策回顾及展望
近半年电动车板块走势孱弱,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核心原因还是财政补贴加速退出后,市场开始担忧产业中期增速会出现系统性回落。在电动车平价为时尚远阶段,为保障行业平稳发展,补贴后时代的政策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双积分制就是最直接的政策抓手。2017年我国颁布了2019-2020年的新能源车双积分考核政策,设定了10%及12%的合并考核目标。但分析效果来看,政策对产销总量高增长的支撑有限,核心原因在于纯电动车型续航大幅提升,导致平均单车积分过高,进而降低了对总量的要求。当前正临近新一轮积分制政策(2021-2023)的出台窗口,除了预期积分比例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外,我们也期待单车积分的计算方法得到优化,从而更好推动国内产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