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8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9.8%,较7月回落2.4个百分点;经季节性调整后,8月出口同比增长10.3%,环比下降2.6%。
分国别来看,8月对美国出口增速为13.2%,提升2个百分点,一是美国经济向好,8月美国ISM制造业PMI 61.3,较7月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创2004年5月以来最高值;二是7月以来500亿美元清单商品关税虽然落地,但企业可能针对在途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采取提前出口措施,部分对冲了500亿美元清单商品关税落地的负面影响。8月对欧、日出口增速分别为8.4%(-1%)、3.8%,8月欧元区PMI小幅回落0.5个百分点至54.6,虽出现了疲弱的迹象,但仍持续处于扩张区间。8月对韩国、东盟、巴西、印度、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1%、15.9%、-5.9%、12.7%、-3.1%,反映出新兴市场总体需求下滑,在强美元背景下,新兴经济体货币面临贬值压力,经济基本面有所恶化。
分产品类别看,我国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回落至9.8%、10.6%,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下降3个百分点至1.1%。
8月进口同比增长20%,较7月回落7.3个百分点;经季节性调整后,8月进口同比增长19.8%,环比下降3%。主要是受投资增速和工业生产放缓的影响,环保限产力度加强后,生产也开始受到抑制。
8月天然气、原油、铁矿砂、钢材、铜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5%、12.95%、0.8%、7.5%、7.7%,进口增长贡献主要来自于原油、天然气、农产品。除钢材外,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分产品类别看,受汽车降关税扰动,汽车进口金额由6月大降(-56%)、到7月大幅增加至72%,再到8月回落至15%,汽车进口数量同比仅增加0.8%,与内需走弱有关,7月以来国内汽车销量明显走低,也受7月降关税集中大幅进口影响,导致后续进口空间缩小;8月农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5.8%,较7月回升10.8个百分点,其中大豆进口金额同比增速提升28个百分点至16%,表明7月中国对产自美国的大豆征收关税的拖累作用边际上有所减弱。8月机电产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速下滑至11.6%。
国内高频数据跟踪:
下游:截止到9月7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基本持平,增速较上月(5.9%)继续回落,主要与近期楼市热度下降有关。其中,一线(15.6%)较上月(33.9%)增速下降,二线(-10.9%)较上月(-5.4%)降幅扩大。土地市场降温明显,9月第一周住宅用地成交溢价率7.3%,较上月(9.5%)进一步下降。据乘联会初步统计,8月汽车零售量同比-6.9%,较上月(-5.9%)降幅小幅扩大。
中游:截止到9月7日,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同比-2.4%,较上月降幅(-4.1%)有所收窄,有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截至9月7日当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为67.5%,较上月末回升0.8个百分点;截至9月7日当周,螺纹钢库存降至432万吨,处于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显示其供需格局仍然良好。9月以来主要工业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螺纹钢、动力煤、水泥价格分别累计上涨1.4%、 0.3%、1.7%。总体看,工业生产景气度依然不高。
上游:9月以来原油价格见顶回落,8月中下旬在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推动下,油价出现一轮快速上涨,并于9月初达到顶点,此后伴随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缓和,油价不断回落,截至9月6日,英国布伦特原油现货降至75.6美元/桶,较上月末累计下降2.4%。
价格:截至9月7日,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价格较上月末累计下跌2.1%,符合季节性规律,今年蔬菜价格下降速度较慢,反映了寿光等地水灾的滞后影响。截至9月7日,猪肉平均批发价较上月末累计上涨1.1%。综合来看,9月以来食品价格小幅上涨,截至9月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较上月末累计上涨0.7%。
风险提示:
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