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研究  > 投研观点  > 正文

每周点评——政策存在时滞,7月社融增速延续下行

时间:2018-08-27   来源:南华基金

央行: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预期1.2万亿元,前值1.84万亿元;M2同比增8.5%,预期8.2%,前值8%。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预期1.1万亿元,前值1.18万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点评: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45亿(环比-3900亿),从投向上来看,银行规避风险的意图依然明显,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是主要支撑,7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6月提升0.5个百分点至13.2%。7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同比增加3748亿。

从结构上看,新增居民贷款6344亿,同比多增728亿,其中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768亿,同比多增697亿,强于季节性;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576亿(同比+32亿),同比增长0.7%,结束了2017年5月以来连续14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趋势,一方面虽然地产调控力度并未放松,但居民按揭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另一方面,按揭作为银行的优质资产,在总信贷额度趋松以及对公信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源也在主动加大对按揭的支持。

新增企业贷款6501亿,同比多增2966亿,环比减少3318亿,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035亿(同比-1661亿,环比-3627亿),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875亿,同比小增543亿(环比+874亿),显示商业银行部门并未有太多储备贷款项目,尽管银行间流动性充裕,央行也适当放松了商业银行信贷额度,但银行可授信的合意项目却较为匮乏,对地方政府项目的基建融资依然偏谨慎。

票据融资连续三个月高增长(5-7月分别为1447亿、2947亿、2388亿),成为支撑新增信贷同比增长的主要力量,7月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050亿,反映了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担忧,这从非银贷款同比增长2433亿元也可以得到印证。票据融资由于其便利性,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而且还可以增加银行的存款规模,是银企双赢的融资模式。票据直贴利率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表明银行主要通过票据贴现的形式向企业发放贷款。7月地方政府债发行7569.5亿(去年同期8453.1亿),创今年以来新高,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加快1.35万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后续地方政府债发行速度仍会加快。新增非银行金融贷款1582亿,同比多增2433亿(环比-66亿)。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其中,直接融资占比提升1.06个百分点至14.89%,表外融资占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7.24%,人民币贷款占比提升2.84个百分点至99.18%。自2018年7月起央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7月末新口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1242亿(旧口径1556亿),存量同比增长10.3%(旧口径9.6%,前值9.8%),较6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结构看,非标融资减少4886亿(同比-4244亿,环比+2030亿),环比回升但同比延续大降,其中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减少1192亿、950亿、2744亿,预计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非标压降的速度有望进一步减缓。新增企业债券融资2237亿(同比-384亿,环比+917亿),连续2个月反弹,在社融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2.24%。7月信用风险有所缓解,当前企业利差的收窄更多源于“宽货币”带来流动性溢价下降、而非信用溢价收缩,也即机构风险偏好并未得到切实提升,后期企业债券发行量的修复能否得以持续,还需密切跟踪信用违约事件对机构风险偏好的压制程度。

M2余额同比增速8.5%,较6月回升0.5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增加,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至8.5%。分结构看,新增居民存款-2932亿(同比+4583亿,环比-13866亿),新增非银存款8609亿(同比+1218亿,环比+7171亿),这两项支撑M2同比增速的反弹。新增财政存款9345亿,(同比-2255亿,环比+16233亿),7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3%(较去年同期回落2.4%),对M2构成的正向拉动比预期要低,当前财政支出并未明显提速。新增企业存款-6188亿,(同比-2491亿,环比-15663亿),反映的是紧信用背景下企业融资大幅萎缩。考虑到7月中下旬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和资管新规细则才明确落地,企业部门存款的少增更多体现的是政策落地到信贷和存款增长之间一定程度的时滞。

去杠杆以来,旧口径存量同比增速从去年7月的13.2%累计下滑了3.6个百分点至9.6%(6月首次跌破10%),银行本身受资本充足率等指标限制,表外融资无法完全回到表内,信贷的扩张不足以弥补社融的萎缩。7.20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松绑非标,7.23国务院常务会议、7.31政治局会议均表明货币将继续趋松、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也在放缓,以及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后续政策重点在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由于政策落地在7月下旬,存在一定时滞,预计后续社融有望逐步修复(8月数据会显现,但存量增速难以明显走高),非标融资降幅会进一步收窄(收缩趋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