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经济数据】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2%,预期增6.2%,前值6.6%。
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7.9%,预期7.0%,前值7.2%。1-2月民间固定资产同比增8.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9.7%,预期9.8%,前值10.2%。
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0831亿元,同比增9.9%,前值7%。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20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1-2月商品房销售额12454亿元,同比增长15.3%,前值13.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1%,前值7.7%。
1-2月发电量10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去年12月同比增长6.3%。1-2月原油加工量9340万吨,同比增长7.3%;1-2月粗钢产量13682万吨,同比增长5.9%。1-2月原煤产量5.16亿吨,同比增长5.7%;焦炭产量6,731万吨,同比下降2.7%。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886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原铝(电解铝)产量533万吨,同比下降1.8%。
点评:为剔除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因素,可以通过环比季调数据来观察工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以及短期的变动趋势和动能。1-2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增长0.57%,较去年12月提升0.05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生产明显加快,受天气较冷用电需求高影响,发电量同比增长11.0%(+ 4.7%),为2013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1-2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5.7%(+7.4%),随着部分停产检修的原油加工企业开工,原油加工量恢复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3%(+3%)。根据测算,采矿业(1.6%)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3%)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合计为0.67%,能源生产对工业生产的拉动占比达到2/3。
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回升至去年七月以来的新高。1、2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季调)分别增长0.58%、0.61%,制造业投资增长4.3%,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从内部结构看,中高端领域制造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态势;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6.1%,较去年同期回落5.16%。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大幅上升2.9个百分点至9.9%,为2015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长2.9%(-4.1%),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2%(-17%),东中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速(11.6%、13.4%)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销售增速较高(30.2%、35.2%)。
2017年全年投资完成额增速7%,核心支撑主要来自于土地购置费增速的高增长(23%),1-2月地产投资超预期主要是因为土地购置费的滞后效应。观察历史数据,土地购置费一般滞后土地成交价款2-3个季度左右。土地成交价款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最终金额,而土地购置费是分期付款并分期计入房地产投资的。此外,1-2月地产投资超预期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棚改货币化的支撑。为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2018年1-2月PSL放量增长2230亿元,其中2月投放的1510亿元为2016年7月以来的新高,表明三四线城市的棚改力度仍然很大(三四线城市棚户区规模占全国87%)。通过数据观察,2015年以来当月新增PSL和房地产投资有明显的同步趋势,因此1-2月PSL投放支持棚改对地产投资有一定支撑。
图:土地购置费滞后土地成交价款2-3个季度左右
图:新增PSL与房地产投资的相关性
1-2月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5%(-1.5%)。从去年10月开始,施工面积与投资增速已经出现明显的背离,1-2月幅度加大,主要是源于前期水泥和螺纹钢等价格上涨的滞后反应,以及人工成本的走高。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1%(-3.6%),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5.3%(+1.6%),两者间的缺口明显拉大,主要来自于价格因素。去年12月百城房价同比为7.15%,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1.43%、7.7%和12.48%,1-2月PSL投放进一步带动了三四线的销售和价格。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至4.8%。资金来源主要是定金及预收款和自筹。2017年以来的金融监管政策已经对融资结构造成影响,资管新规限制非标业务、银信合作业务严格限制、多家信托承诺2018年信托通道业务只降不增、委贷新规严格限制委托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领域等,影子银行非标通道业务在2017年呈逆转断崖式下滑,较2016年同期少增达6.9万亿,预计未来非标收缩将在10万亿以上。此外,按揭贷款利率不断提升,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已经上升到5.46%,二套房贷款利率也上升到5.79%,房企面临的资金面压力较大。
图:1-2月施工面积与投资增速出现明显背离
图: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间的缺口明显拉大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剔除季节因素,1月、2月分别增长0.59%和0.76%。消费品总额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商品增速提高,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1-2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增速明显回升,同比增长9.7%,拉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1.1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此前提到,中国今年投资力度会加大,对经济贡献度达到三分之一。今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估计在60%左右,计划通过新兴行业、服务业保持高消费增长。
综合来看,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但高端制造等新动能仍保持强劲增长;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受限,一是前期政府拿地较多,供给和增量需求有限,尽管18年地方政府专项债13500亿,比去年增加5500亿,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仍会制约政府性基金支出,二是非标通道融资受到严监管以及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抑制基建投资;在销售走弱、房贷利率上浮10%~20%、非标通道融资受限的背景下,以及1-2月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均出现回落,棚改货币化对地产投资的拉动也会边际弱化,房地产投资的反弹难以持续;2月出口剔除春节错位因素后的增速为10%左右,与去年相比仍保持平稳的增长;消费保持平稳。综合来看,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但会出现边际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