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3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中国2月出口同比意外增长36.2%,前值 6%。2月进口同比下滑0.2%,预期增长1.2%,前值增长30.2%。中国2月贸易帐2248.8亿,预期 -689亿,前值 1358亿。按美元计,中国2月出口同比增长44.5%,远高于预期的11%,1月增长11.1%;2月进口同比增长6.3%,不及预期的8%,前值下修0.1个百分点至36.8%。
点评:2月出口同比增长44.5%,远高于预期的11%,主要影响因素是春节的错位效应,并不是因为外需的强劲变化。今年2月中上旬(春节前),出口企业抢工加速生产,出口远大于趋势均值,2月中下旬开始受到春节效应的影响,出口才有所放缓,春节错位效应对2月出口增速的影响近30%。
2月进口同比增速6.3%,低于预期的8%。进口数量方面,2月铁矿石(0.9%)、原油(1.5%)、铜(3.5%)同比增速均较1月回落,其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4%、26.4%和21.7%。进口增速的回落是受到春节因素的扰动,此外1月37%的高增速和淡季原材料的大量进口都表明1月透支了2月的进口。分国别来看,1-2月,对美欧日出口同比分别为26.6%、24.7%、13.4%,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出口同比为44.3%、40%、31.9%,对东盟、韩国出口分别为27.7%、11.1%。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环比变化显示全球需求较为强劲,新兴市场或是2018年全球需求的重要力量。
综合前两个月的增速来看,1-2月出口同比增长24.4%,进口累计增长21.7%。随着居民加杠杆逐渐放缓以及供给侧改革边际上的弱化会使得进口需求弱化,预计未来贸易增速不会在基本面上对债市形成明显利空,未来仍需要重点关注监管进程对债市的影响。
②3月9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新增贷款8393亿元人民币,预期9000亿元;2月末M2余额172.91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中国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28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点评:2月新增贷款8393亿,从信贷结构分析,2月居民贷款增加2751亿元,环比少增62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220亿元,居民加杠杆的增速进一步放缓,2月企业贷款增加7447亿元,环比少增10353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408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由1.33万亿下降至6585亿,为历史同期最高,占比从45%增至78%,表明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票据融资规模受到压缩,减少77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795亿元,环比少增3657亿元。
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7万亿,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融资需求从表外转表内的进程仍在延续,其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增量分别是-750亿元和660亿元,与1月大致持平;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02亿元,受春节工作日减少以及2月股市动荡影响,2月直接融资较1月有所下降,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规模1101亿元,同比多增1656亿元。2月M2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8.8%,主要是财政支出力度较大推动M2增速回升。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011亿元,从结构上看,2月份企业和居民新增存款存在明显分化,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2.87万亿元。财政存款减少5287亿,较去年同期减少了7190亿元,与春节同在2月的15、16年同期相比,财政投放力度大幅增加,促进了M2增速的回升。
为剔除春节因素的扰动,综合前两个月情况来看, 1-2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3.74万亿元,同比多增5407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累计增加9130亿元,同比少增967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相比于去年同期的历史高点仅少增1333亿元,反映出实体融资需求仍较为平稳。预计表外融资回归表内的趋势将会延续,支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③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增2.9%,创2013年11月以来新高,预期2.5%,前值1.5%。中国2月PPI同比增3.7%,创15个月新低,预期增3.7%,前值增4.3%。
点评:CPI同比超预期冲高至2.9%,环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寒冬天气和春节效应的双重影响,鲜菜鲜果分别环比上涨18.1%(去年2月的暖冬是-5.42%)和6.4%,以及水产品和肉类分别环比上涨8%和2%,这四项是推高2月CPI的主因,拉动CPI上涨0.82个百分点,涨幅占比达68%。从同比看,CPI涨幅扩大主要受春节“错月”影响。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在1月份,春节“错月”致使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之春节前后食品和服务价格环比上涨导致CPI同比涨幅扩大。据测算,在2月份2.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
2月PPI环比(-0.1%)由上月(0.3%)上涨转为微降,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度转负;PPI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至3.7%,延续回落态势。从同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8%,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13.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1.5%,回落3.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0.0%,回落0.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7.4%,回落3.0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1%,回落2.1个百分点。上述五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涨幅回落约0.57个百分点。据测算,在2月份3.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目前春节因素和寒冬天气的影响已经消退,从中微观数据来看,节后蔬菜和猪肉等食品价格都出现了回落,预计3月的CPI将明显回落,2月是今年CPI的高点。
风险提示: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