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局:中国10月CPI同比涨1.9%,涨幅连续9个月低于2%,预期涨1.8%,前值涨1.6%;PPI同比涨6.9%,预期涨6.5%,前值涨6.9%。
简评:
(1)CPI同比较上个月回升0.3%,有基数效应影响。食品对CPI的拉动改善了0.28个百分点,非食品拉动CPI上涨1.88个百分点,非食品通胀压力显现。具体来看,食品同比-0.4%,跌幅较9月回升1个百分点,食品分项价格有显著回升,其中鲜菜、猪肉、鲜果同比增速较9月分别改善1.27%、2.3%、2.35%。非食品同比2.4%,与9月持平,从分项上看,受油价上涨影响,交通和通信同比上涨0.8%,较9月回升0.27个百分点,边际上带动CPI回升0.03%,其余分项与9月相比较为稳定。另外,核心CPI同比增长2.3%,仍处于较高水平,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长1.1%,服务价格同比增长3.2%。
CPI环比增长0.1%,较9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显著高于过去五年同期。食品环比超季节性,其中鲜菜、鲜果环比涨幅分别为0.4%、0.7%,猪肉环比-0.1%,降幅与历年同期相比显著收窄,历史上看,上述三项环比历史均值分别为-4.38%、-1.1%、-0.59%。
(2)PPI同比与9月持平,超市场预期。生产资料同比9%,较9月回落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0.8%,较9月回升0.1个百分点。从工业行业上看,受环保限产和油价上涨影响,石油开采、有色金属、造纸、化学原料涨幅明显,较9月分别上涨2.3%、1.4%、2.8%、0.7%;受需求放缓影响,煤炭、石油加工涨幅有所下降,较9月分别回落8.9、0.9个百分点,上游向中游传导幅度仍然有限。PPI环比0.7%,较9月回落0.3个百分点,显著超季节性,其中石油开采环比上涨明显,较9月增长2.5%。分行业看,煤炭、黑色加工、有色加工、化学制造涨幅回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环比-1.4%,下降3.6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反弹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5.1%)和石油加工业(3.2%)涨幅扩大,对PPI环比起支撑作用。
(3)考虑到冬季猪肉消费偏强,蔬菜的价格会季节性走高,预计CPI将维持缓慢上行态势;环保限产对PPI有一定支撑,但基建、地产投资增速放缓,需求端动力减弱,再加上基数较高,预计11、12月份PPI将回落到6%以下。
2.11月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近期工作要点。
简评:
从新华社刊发稿件来看,金稳会主要职责包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等。监管是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从周行长的演讲内容来看,金稳会未来的监管方向主要在于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这次会议再次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环境不会出现货币的大幅收紧和放松。随着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开始运作,未来部分监管政策细则将加速落地。
3.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周小川的文章,题目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简评:
未来防风险、强监管是长期主题,周行长提到金融领域正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高杠杆是总根源,“股票场外配资、债券结构化嵌套、房地产信贷过快发展”是高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具体表现。微观层面信用风险(不良贷款、债券违约)、影子银行被重点提及,特别是“理财嵌套、期限错配、隐形刚兑”性质恶劣,未来仍是治理重点。着重强调央行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再次定调“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违法违规套利”,未来依然是重点整治方向。综合来看,当前面临的内外部金融环境更加复杂,加上国内金融机构近些年各种创新行为层出不穷、花样迭出,金融监管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防范金融风险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加强金融监管、治理金融乱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对市场影响最为直接的手段,金融监管对债市的影响仍将持续。
4.海关总署:按人民币计,中国10月进口同比增15.9%,前值增19.5%;出口同比增6.1%,前值增9%;按美元计,进口同比增17.2%,前值由增18.7%修正为18.6%;出口同比增6.9%,前值增8.1%。10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6,较上月下滑0.2。
简评:
(1)10月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速为6.9%,略低于市场预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人民币计同比增速为6.1%,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月初公布的PMI新出口订单的回落也有所反映。从外需来看,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为58.7,英国制造业PMI为56.3,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8.5,当前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数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上此前英国央行加息、美国12月份大概率加息,货币政策已开始边际收紧,但经济基本面仍有一定支撑,总体看外需不弱。汇率方面,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5月的118.5回升至9月的121.19,趋势性的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逐渐显现,其中钢材、焦炭的出口量继续回落。
(2)10月美元计进口同比17.2%,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人民币计同比增速为15.9%,较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与10月PMI进口指数的回落走势一致,与国内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小幅回落有关。从环比来看,进口金额降幅达188.2亿美元。同时环保限产对进口也有所制约,上游行业的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分别较上月回落598万吨、2334万吨、29万吨。
(3)10月贸易顺差为381.74亿美元,较上月显著回升近96亿美元 ,但仍低于近三年同期517亿美元的历史均值,贸易顺差偏低反映进口需求仍然较强。
风险提示
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本材料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