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研究  > 投研观点  > 正文

三季度经济总体符合预期 四季度仍存下行压力

时间:2017-10-26   来源:南华基金投研部

 

事件: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前值增6.9%,预期增6.8%。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6%,预期增6.5%,前值增6.0%。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前值增7.8%。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3%,预期增10.1%,前值增10.1%。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06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增速比1-8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10.3%,创2015年以来最低增速,1-8月增12.7%。

点评:三季度GDP同比增速6.8%,较前两季度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9%,较二季度小幅增加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0%,回落0.4个百分点并创6个季度低位;第三产业提升0.4个百分点至8%。消费对GDP累计增长的贡献度提高至64.5%,较二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6%,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小幅高于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回升主要原因有:出口增速回升带动生产加快以及去年基数偏低。其中采矿业跌幅扩大,制造业和公用事业明显回升。从行业看,上游行业增速扩大,9月发电量增速5.3%,较上月增加0.5 个百分点,原煤增速7.6%。中游行业增速收缩,粗钢增速5.3%,较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速-1.8%,时隔3个月重回负增长,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水泥增速-2.0%,降幅收窄但仍然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降,这些因素均制约着工业生产反弹的持续性。

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低于市场预期。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较8月回升2.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主因制造业投资疲弱。具体来看,9月基建投资增速15.7%,较8月改善4.3个百分点;9月制造业投资增速2.2%,依然低迷,主要是环保及供给侧改革对制造业投资有所抑制;而9月房地产投资增速9.2%,回升1.4个百分点,显示出了较强的韧性,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供地较多,土地购置面积增长23.6%,支撑了地产投资,而新开工情况较弱,9月新开工面积增长1.4%,较8月回落3.9个百分点。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较8月回落5.8个百分点,为2016年来首度负增长。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3%,较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超出预期。其中,石油及制品增长8.5%,较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是消费反弹的主因。家电回落1.6个百分点,家具类和建筑装饰分别增长15.5%、9.5%,较8月出现小幅反弹,汽车增速7.9%。整体来看,汽车产量和销量均偏弱、地产销售持续下滑,预计4季度汽车和地产相关消费增速仍难改善。

总体来看,在财政支出节奏和地方政府平台融资来源约束下,以及三四线地产销量回落、信贷额度受限,制造业受下游需求减弱、盈利增速冲高回落、去产能影响,预计四季度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事件: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预期1.6%,前值1.8%; PPI同比上涨6.9%,预期6.3%,前值6.3%;CPI环比上涨0.5%,PPI环比上涨1.0%。

点评:9月CPI同比增速1.6%,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因是食品价格同比跌幅扩大。食品价格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食品项中的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4%,单项拉低CPI同比约0.3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较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其中油价上涨推升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CPI环比涨0.5%,从分项上具体看,节前因素影响导致需求增加,鸡蛋、鸡肉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1%、2.8%和1.0%;由于供应减少,鲜果价格环比上涨1.9%,四项合计拉动CPI环比上涨约0.11个百分点。非食品方面,医疗服务价格涨幅最大达到2.7%,教育服务和衣着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6%和0.9%,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1个百分点。

9月PPI同比增速6.9%,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翘尾因素影响PPI同比上涨4.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贡献2.9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1.0%,受环保限产影响,涨价行业分布较广泛,包括煤炭、黑色、有色、原油、化工、造纸等行业,环比涨幅扩大的有造纸和纸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上涨3.4%、2.6%和1.9%。

事件:10月14日,央行发布9月金融数据,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预期1.20万亿元,前值1.0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1.82万亿元,预期1.5727万亿元,前值1.48万亿元,9月M2同比9.2%,预期8.9%,前值8.9%,M1货币供应同比14.0%,预期13.5%,前值14.0%,M0货币供应同比7.2%,预期6.6%,前值6.5%。

点评:9月信贷超预期增长。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同比多增500亿元,环比增加1800亿元,总体信贷需求较强。从结构来看,主要源于企业中长期贷款回升。9月企业中长贷增加5029亿元,较8月多增1390亿元,同比多增563亿元,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分别增长44亿元和888亿元,预计在季末效应推升生产以及出口改善的带动下,企业融资需求回升。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786亿元,同比少增955亿元,环比增加316亿元,主要是前期房贷滞后发放的拉动作用。居民短期贷款增加2537亿元,同比多增1822亿,环比增加372亿,仍明显强于往年,这是因为在房贷审核趋严的情况下,部分资金借居民消费贷进入房市。预计随着限制消费贷违规进入房市政策逐渐起作用,后续居民短期贷款会有所回落。信贷增速略有回落,9月信贷余额增长13.1%,较8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0.4%,较8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新增社融规模超预期,主要源于委托和信托贷款大幅回升。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2万亿元人民币,高于预期1.57万亿元人民币,较8月多增3400亿元。虽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表外社融和企业债融资的回升是新增社融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新增信贷1.19万亿,表内信贷需求较强。企业债融资增加1668亿元,较8月回升605亿元;表外融资明显回升,融资需求向非标转移,信托、委托贷款和未贴现承兑汇票合计3967亿元,环比增长2664亿元,同比增加3689亿元。9月社融存量增速13%,较上月略回落0.1个百分点,银行表内信贷同比增速13.5%。

M2增速低位回升。9月份M2同比增速为9.2%,较8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为8个月以来首次反弹;M1增速为14%。主要是受到存款同比明显改善拉动,9月存款增加433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6亿元。具体来看,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增加2052亿元,增速明显提升2.3个百分点,是带动M2增速回升的主要力量。企业部门存款同比增加3428亿元,居民存款同比多增815亿元,9月财政存款减少3972亿元,同时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增加8.5亿元至21.51万亿元人民币,为2015年10月以来首次上升,支撑M2改善。但由于当前超储率仍处于历史低位,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能力受限,预计M2不会持续反弹。

 

风险提示

南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尽力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资讯信息。本材料并非法律文件,本材料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请参阅本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本公司及其雇员、代理人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